全球最与世隔绝的沙漠鱼,目前仅剩38条,未来会灭绝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在北美洲沙漠里,有一个地方海拔低、且高温干燥的地方,生活着一种濒危鱼类,它就是沙漠鱼。
沙漠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鳉形目——鲤齿鳉科——鳉属——盐鳉种。和地球上的鳉鱼是远亲。
沙漠鱼的体型非常小,成年个体大概只有2.5厘米大,生命力非常顽强,被科学家们称为“进化界的奇迹”。
这一切,还要从它生活的环境说起。
沙漠鱼生活在被称为死亡谷的魔鬼洞里。
洞穴内水域深150米,宽约几十米,如今这个地方的水域长只有6米,宽大概3米,然而这个水域是沙漠鱼唯一的栖息地,是全世界栖息地最小的脊椎动物,也就是说,一旦该栖息地遭到破坏,沙漠鱼也将不复存在。
魔鬼洞的条件非常恶劣,这里的水温常年维持在32度-33度之间,这是大多数鱼类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
魔鬼洞每年有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完全无法照射到阳光,此时洞中的真菌以及植物无法利用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因此魔鬼洞的洞穴内极度缺氧,如此恶劣的环境,难以想象这里居然有生物在生活。但科学家们却在这里发现了沙漠鱼的存在,不得不感叹沙漠鱼的生命力之顽强。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魔鬼洞形成于50万年前,而在5万年前,沙漠鱼定居在魔鬼洞里,5万年前可能是当时的一种鱼类,因水位原因游到了魔鬼洞中,之后随着水位下降,这些鱼类就永远停留在了这里,然后在洞中繁衍生息,随着基因变异的一代代累积,这种鱼类逐渐形成新的品种——沙漠鱼。
如果你稍微对进化论有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沙漠鱼演化的实在是太快了,一般来说,5万年的时间并不足以演化出新品种,但为什么沙漠鱼可以呢?
这是因为沙漠鱼体表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它的体表会随着栖息地的环境改变而改变,曾经有科学家为沙漠鱼建立了三个模仿魔鬼洞的栖息环境,结果5年后发现,这三个地方的沙漠鱼与魔鬼洞里的沙漠鱼,体型以及外表差异非常大。
而这种体表的变化是可遗传,经过一代代积累之后,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沙漠鱼后代,就有可能形成生殖隔离,因此演化成两种生物。
沙漠鱼第一次被人类所发现时,当时魔鬼洞里还有500多条,但到了2006年时,科学家再次统计时发现只剩38条,极度濒临灭绝。
沙漠鱼数量减少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周围农田灌溉用水,导致魔鬼洞附近地下水减少,水位下降,造成沙漠鱼栖息地进一步减少。
目前,为了保护这一稀有、罕见、与世隔绝的鱼类,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在沙漠鱼栖息地附近,禁止农田灌溉。
即使是科研研究,也相当严苛,目前每年科研机构人员只能潜泳两次,近距离观测这种鱼类,而且时间还必须错开鱼类的繁衍期。
由于生物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努力和美国国家的支持,沙漠鱼数量在之后的几年恢复了一些,达到了187只,为历年来之最。但目前,沙漠鱼仍徘徊在灭绝的边缘。
事实上,这个在地球上挺过了5万年的物种,很有可能在本世纪被灭绝,而正是因为人类活动才会间接造成这个物种的灭绝,而这也仅仅是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一个物种,实际上,每天都有物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如今物种灭绝的速度堪比几次物种大灭绝的速度。
这个事情值得我们反思:难道人类的繁荣,注定要牺牲这些物种的生命吗?科学进步之后的我们,能不能为这些,因为人类存在而即将灭绝的生物做些什么?
全球最与世隔绝的沙漠鱼,目前仅剩38条,未来会灭绝吗?
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莫哈维沙漠中有一个魔鬼洞,生活着一种全世界最稀有的鱼类-魔鳉,听这名字似乎是一种很可怕的鱼类,但其实仅仅是一中非常特别的小鱼,从外形来看没有任何可怕之处。
但据生物学家考证,它们从五万年前起就开始生活在这个高温、缺氧、缺食物的环境中,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能生存那么久,引起了生物学家无比的好奇心。
魔鳉是沙漠鱼的一种,因生存条件的原因,现仅存于莫哈韦沙中的“死亡谷”国家公园内的魔鬼洞之中,直到1930年才被发现,体长大约只有2.5厘米,大概和小溪里刚孵化的小杂鱼差不多大小,非常不起眼。但它是辐鳍鱼纲鲤齿目鲤齿亚目鲤齿鳉科魔鳉唯一种,全球所有的魔鳉鱼都在这个魔鬼洞中,2022年时只有38条。
魔鳉的生存环境
魔鳉生活的魔鬼洞条件非常恶劣,“死亡谷”是北美海拔最低、最热和最干燥的地区,所幸魔鬼洞很深,而且洞底的水面距离洞口达到了15米,因此洞内保存莫哈维沙漠中最后一丝阴凉。但即使如此,洞底的水中水温常年保持在32℃左右,这几乎是大部分鱼类生存温度极限,而且因为季节性原因,太阳照射南移,魔鬼洞底的至少有两个月无法被阳光直射。
这表示魔鳉所在的水域含氧量极低,因为在这个封闭的水体中没有流水补充,只有渗入的水源,而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水中藻类光合作用效率很低,魔鳉生活在这种清澈见底,条件却又无比恶劣的水中沙漠里,这日子是可想而知啊!
魔鳉的演化
魔鬼洞形成已经超过50万年,但魔鳉是5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即将结束时来到这个洞中的,与世隔绝的5万年,足以让一个物种演化出亚种,而且魔鳉属于沙漠鱼的一种,这种鱼类适应性非常强,特别是其孵化后的成长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灵活性被称为表型可塑性,这个特征导致了沙漠鱼的多样性。据生物学家在模拟的环境中观察,只需要5年,魔鳉就能在外观上首先分化出细微的差异来。
这个超强的可塑性使得魔鳉独立在这个洞中演化出了应对恶劣环境的技能,高温、缺氧、缺食物都无法影响他们的生存,所以在5万年中,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但沙漠鱼顽强的生存下来了。
魔鳉的历史上遭受了两次危机,第一次是人类的活动的增加导致当地农牧业灌溉用水剧增,导致魔鬼洞的地下水来源下降,水量减少后水温也开始上升。在1995年春季时,魔鳉还有300-500多条,但到了2022年时只剩下了35条!而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魔鳉遭受不亚于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威胁。
2022年4月,3名游客(北拉斯维加斯的埃德加·雷耶斯和史蒂文·施文肯多夫以及印第安斯普林斯的特伦顿·萨金特)在醉酒后闯入魔鬼洞后,在魔鳉全球唯一栖息的水域中肆意裸泳和呕吐,刚好此时是魔鳉的繁殖期,被这三个醉鬼破坏后大量鱼卵死亡,魔鳉到了濒临绝种的危险时刻。
最后在环保组织努力改善魔鳉的生存环境后,终于在2022年恢复到了187条,终于使大家松了一口气!
地震时魔鬼洞录像
2022年7月5日,加利福尼亚州特罗纳附近一场7.1级的地震,死亡谷国家公园受到了影响,地震在魔鬼洞底的水域中掀起大浪,但早上工作人员发现岸边并无搁浅的魔鳉,魔鳉又逃过一劫。
但魔鳉仍然在灭绝边缘!
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地球生命经历的5次大灭绝,很多朋友都以为6500万年后就没有大事件发生了,其实完全不是,最新一次生命大灭绝是人类出现以后,从人类在地球上的扩张开始,就伴随这物种灭绝,而自工业革命之后,这个灭绝速度也许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加。
希望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不要只留下孤零零的人类!
在美国加州死亡之谷的“魔鬼洞”里生活着这样一个物种,它们总体的数量不超过50只,并且全部都集中在这一个坑洞里,这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太过于稀少,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几乎没有,稍有动荡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科学家们考虑到它所生活的地方,给这个物种起了一个名字“魔鳉(mojiang)”。魔鳉在1930年首次被科学家发现识别出属于新的物种。
魔鳉成鱼长度仅仅2.5cm,在魔鬼洞下15米深的地方有一个小水池,长20米宽3米左右,这里几乎就是魔鳉所能接触的全部了,可能比家里的客厅大不了多少。刚发现它的时候总体数量大约有三四百条,但是最近它的个体数量已经下降到三十多条了,有数据说是37条,还有数据说是38条。因为有一条魔鳉死于三个醉汉之手,这三名游客在池中游泳呕吐导致一条魔鳉的死亡。
魔鬼洞的形成时间大约是50万年,但魔鳉的进化史最多也就5万年,由于处在沙漠地带温度较高,魔鬼洞内的水温常年维持在三十摄氏度左右,因为温度的原因导致这里的水含氧量非常低,差不多是鱼类可以忍受的极限,但是魔鳉已经很好的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有科学家提出想给这个物种搬个家,希望认为的加入进来帮助它们更多的繁殖后代。
但是由于魔鳉的个体数量太稀少了,每一条都是十分珍贵的,如果没有确定的把握不会给它们轻易的搬家的。人类活动对于魔鳉的影响体现在水的争夺上,又是干旱季节来临,农业和工业开发需要会抽取大量的地下水,这也会导致魔鬼洞内水池水位的下降,非常不利于魔鳉的生存发展。
魔鳉应该属于极危级的物种了,仅仅三十几条的数量也让它变得异常珍贵。有的人可能会想魔鳉蜗居在这么一小块区域,体型小又不能吃,对于人类没有什么有利之处啊!实际上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力越高责任越大嘛,人类文明属于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了,应该主动去保护任何一种动物的生存,魔鳉也是有生存的权利的。
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面对这个极其濒危的物种人类在尽可能的保护它们,但如果人类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个物种,它们是否也会生活的很好哪?毕竟数量的锐减也是在人类发现它们之后。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顺其自然吧
生活对每箇生命都有坐天下,统治的權力,王者平等。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