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大米的历史沿革?

2024-03-20 20:20:02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原阳县大米产于豫北平原,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原阳大米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泰国大米,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查看《原阳县志》可以发现,早在东汉时期,原阳米已是宫廷专用米,被时人形容为“晶莹剔透、软筋香甜”。“原阳大米”令原阳人自豪,但许多人不会想到,原阳广泛种植稻米仅仅只有34年的历史,相信这个事实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原阳县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顶部,是历史上有名的受灾县。据史料记载,自公元946年至解放前的1000多年内,黄河在原阳县境内溢洪决口泛滥57次。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阳人民,饱受了洪涝和盐碱的侵扰。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产盐碱,种地不打粮”的顺口溜,是当时原阳县的真实写照。尝尽了黄河苦头的原阳人做梦都盼着“三红”(红薯、红高粱、红辣椒)变“三白”(白米、白面、白棉花)。

  

原阳大米的历史沿革?

  

原阳大米的历史沿革?

  在脱贫致富的探索中,原阳人终于发现自己脚下的这片盐碱地很适宜种植水稻,遂决定引黄种稻。

  1968年,该县原武镇试种水稻成功,“引来黄河水,碱区稻花香”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的原阳,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4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年产稻谷2.5亿公斤以上,原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米之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