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印度教的一个小分支,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迅速发展起来

2023-12-16 17:43:36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谁说是分支。胡扯。

  印度教是婆罗门教的基础。婆罗门教好坏看看印度现在以及解放前的西藏就知道了。

  佛教最初更像是一种哲学,更像我们本土的儒教道教,只不过区别在于一个是出世,一个是入世。但共同点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藏密佛教除外)。

  所以能在中国流传,毕竟,他是一个倡导平等解忧的宗教。

  印度教,婆罗门教都是讲不平等,种姓制度就是例子。

  因此最差劲的宗教就是婆罗门教,随之印度教也非常差劲。

  你提的问题已经犯了两个错误。1.你把父子关系,先后关系弄颠倒了。佛教诞生比印度教早,可不是印度教的分支。2.佛陀在世的时候,佛教的传播已经覆盖了整个印度和中亚地区。佛教没有传到中国,已经是世界级的宗教了。而且是最早的宗教之一。

  佛教的思想跟印度教实际上是很多都是对立的。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几世纪,讲求众生平等,就是跟印度的种姓制度对着干。而印度教诞生于公元后几世纪,源自印度最种姓的最顶层,婆罗门教。印度教逐渐形成体系之后,认为佛陀是印度教最高神灵湿婆神数个分身之一,而且是代表邪恶的那个。简单的说印度教,不但极尽诋毁佛教的创始人主神——释迦摩尼,而且强拉佛教作为自己的分支。幸亏他们没说,老子也是湿婆神的一个分身,要不然的话道教也成它的分支了。

  国内的所有主要的媒体和教科书一直都说国际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实是错误的。其实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信仰佛教的人数只能排到第四。从这一点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佛教会被印度教刻意歪曲成为它的分支,并且被很多人接受,其原因就是因为佛教逐渐势微。特别是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后。

  唐朝佛教达到它发展的顶点,当时西域诸国包含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以及阿富汗,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印度包含现在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国、日本和朝鲜,都是信仰佛教的版图。但是伊斯兰教发展壮大起之后,阿拉伯穆斯林骑兵不但攻陷了君士坦丁堡,而且还横扫中亚,重创了唐朝的部队。特别是穆斯林骑兵在攻击印度本土的过程当中,随着信仰佛教的印度诸城邦被摧枯拉朽式的毁灭,寺庙被毁坏,佛教僧侣以及信众被大批的屠杀。似乎向民众证实了一点,就是佛祖保佑不了他的信仰者。于是被占领区的很多民众被强行或者自愿改信伊斯兰教,即便不愿意信奉伊斯兰教的,也转投其他的宗教,比如印度教。这就给了印度教极好的吸纳佛教徒并且歪曲佛教填充自己宗教教义的机会。

  佛教,有其特性。

  

作为印度教的一个小分支,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迅速发展起来

  释迦摩尼最初信奉婆罗门教,后面因为被婆罗门打压而选择自创佛教。因为众生平等的教义,迅速被种姓制度困扰的南亚次大陆居民接受,大约百年就替代婆罗门教成为统治思想。

  比如,今天你接受的轮回,就是佛教自婆罗门教借来的思想。

  由于没有管制经典,佛教迅速分裂为自说自话的教团,随后腐化堕落,比如玄奘大师在印度立坛竟无人敢来辩法。

  公元8世纪后,伊斯兰教持续侵入南亚地区,统治1200年的佛教遭遇反噬,僧侣被屠杀,寺庙被摧毁,迅速衰落。

  一直被佛教压制,依靠广大农村基层生存的婆罗门教进行自我改革,利用伊斯兰教统治者的默契复兴为印度教。

  1203年,佛教在诞生地的南亚地区彻底覆没。公元1900年后,70万缅甸佛教徒重回印度地区。由于一些被种姓制度压迫的低种姓改宗佛教,所以佛教一直被大多数印度人视同为低种姓宗教,至今印度境内佛教徒不足1000万,基本可忽略。

  1956年10月15日,贱民,宪法之父的印度内阁部长安贝德卡尔,在那伽浦尔城带领50万贱民宣誓皈依佛教

  因为佛教确实出自于婆罗门教,印度教三大派的毗湿奴教派认为,佛祖释迦摩尼是毗湿奴的第9分身。

  毗湿奴画像

  从数量看,纯佛教徒不足5亿,远不如印度教徒的近12亿。但单就影响力与传播范围来说,佛教明显高于印度教。

  当前,佛教主要存在于中国、蒙古,缅甸泰国老挝等地。但佛教历史上曾广泛存在和控制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地区,还向西传递进入西亚。

  牧女供佛图

  从本质上讲,佛教是保守与迟暮的,虽然多次引发中国统治者灭佛,是因为大量占用人口,发放高利贷,接受供养,对国家政权不利。但佛教每到一处就与当地思想融合,为统治者提供麻痹下层百姓,安于现状,接受剥削以求轮回到富贵家庭的理论,这是利于统治者统治的。所以佛教才能在亚洲风靡千年而不倒。

  【原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不能说是小分枝。因为南方有禅宗,北方有密宗。还有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当然传宗的大师也有好几个:鸠摩智、达摩、慧远、慧能、玄奘、宗喀巴、弘一…。时间跨度也长(好几千年5000年)。所以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但因时间长了,也出现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做不好的事也想让佛菩萨给消灾免祸的假信徒(机会主义者)。还有心诚第一!时时反省最重要!

  佛教得以在中国发展并成世界性宗教,就不能不提玄装此僧,他是带着百般疑惑去到现尼泊尔处求经释辨,原有佛经难以说教众生,必须有可望可及的目标,在几十个高僧面前,他囗吐莲花般辨经,他驳到了众高僧的拘泥与守旧,他大放异彩获得成功。

  回到大唐苦心翻译经文,融入了大量儒家学说,使得求佛门槛人人皆可成佛,信众无不欢欣雀跃,既便大字不识不会念经文亦不碍事,一句阿弥陀佛勤念不停亦可往生,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样修正的佛教传遍中原大地,进而影响海外乃至世界,玄装是功不可没的名僧,是影响众生不可或缺的菩萨。

  谁告诉你佛教是印度教的分支?别强不知以为知,佛教能盛行中国与印度教没任何关系。反而是印度人、印度教排斥了佛教,佛教在印度几乎消亡,是印度的不幸,是劣币驱逐良币。因为提倡平等,慈悲,空性,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了义佛教不符合等级森严、自私自利的印度统治者的理念和利益。

  佛教不是印度教的一个小分支,印度教脱胎于婆罗门教,而佛教的创立正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背景之下。比如佛教、耆那教、沙门思想等等都反对婆罗门教。在某种意义上,对印度来说,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对中国来说,佛教是“回归的宗教”。

  佛教与婆罗门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婆罗门教认为人生而不同,而佛教认为众生平等。在这一点上,佛教要比婆罗门教更有进步性、先进性和包容性,更容易被广大受压迫阶级接受。可以某种意义上来说,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对于婆罗门教来说是一种“革命”。

  阿育王时期,孔雀王朝几乎统治了古印度全境,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出身并不“高贵”,因此他们更需要佛教这样的宗教来对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婆罗门教,进而稳固自己的合法统治,因此阿育王把佛教定为了国教,大力推行,并且由王室和高僧向帝国之外的四方去传播。这个时期是佛教在印度最兴盛的时期,各种僧团和寺庙相应而生。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是一个有着系统思想的体系,它庞大且精细,比如它的五明学说,五明就是佛教的三学之中的“慧”学的主要内容,慧有三种,其一是,闻所成慧,闻听佛法,学习五明,它包括:

  1、声明;

  2、工巧明;

  这也就使得佛教在知识分子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有理论基础,并不是迷信的说教和盲目的崇拜,而它的其他两种慧是:

  思所成慧,依自己以前所闻经过深思熟虑,条理贯通,得到的智慧。

  修所成慧,依由闻和思得到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得于证悟的智慧。又使得宗教修行者虔诚无比。

  而我们通过修习慧学可以使人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人生,破除迷信,增长智慧。拔除贪嗔痴“三毒”。

  佛教在古印度地区的衰落,虽然有很多种原因,比如外来宗教的胁迫、本土印度教的排挤和篡改,世俗政权的打压等等,但终归应了一句话中国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僧团们的骄奢淫逸,脱离了群众基础,最终导致了佛教在古印度地区的式微,是人而不是佛教本身的缘故。

  而佛教在中国重新焕发青春,正是它与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结合的结果,这个时候的佛教就是中国的佛教了,比如佛教和中国的“孝道”的结合,和中国本土道教文化的结合,比如万字符就很符合道家的阴阳,佛家的中道思想也符合我们中国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阴阳合和,所以说佛教从内核来说就源自我们中国,在文化共性上更接近于我们中华文化,并且它独创了禅林法则,不仅仅接受信众的供养,同时一边勤学苦修,一边从事劳作和生产,自给自足,不给社会和政府增添负担。并且广为民间做善事,不图谋钱财和权力,有点类似于书生的耕读生活,又有点类似于道士的隐居生活,它更包容、更慈悲、更善良、更智慧,成为一方净土。

  因此佛教才从中国向四方传播开来,成为世界性宗教,这个时候的佛教,已经完全是中国的佛教了。

  心地无私,光明磊落,慈悲智慧,自然生机勃勃。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超强互补性,让佛教在中国有了得以发展的土壤。

  当然,佛教为了融合中国的传统思想,也是经历了不断的宗教改革。才得以发展至今天的规模。

  其中,佛教的多个宗派也是各有兴衰。比如:由玄奘开创的唯识宗,也称法相宗,因为理论太过于深奥晦涩难懂,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样的密宗,净土宗,华严宗等等宗派,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日渐凋零。

  而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禅宗,却一枝独秀,经历了中国本土化进程后,走起平民化路线,最终与中国思想进行了兼容,才得以大面积的推广开来。

  禅宗,来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拈花一笑,而被心心相印的大弟子摩柯迦叶(she舍)领悟,从而开创了禅宗。

  后由达摩祖师,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后世也称达摩为中国禅宗一祖。

  其中最功不可没的,还是禅宗六祖慧能。在唐朝时期,慧能把禅宗思想改革后,推向了平民百姓家。其中《六祖坛经》就是唯一的一部除佛祖释迦牟尼讲述之外的佛经。就出自于慧能的讲经记录。

  其实,在《坛经》中,也有很多儒家,道家的思想是借佛学的语言说出。比如,慧能觉悟后说:何期自性?本性具足。就是孟子思想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成,乐莫大焉。等一系列儒道思想,慧能做了佛学的兼容。

  《坛经》和慧能,也是主席评价最高的,也是唯一评价过的,平民宗教改革家,思想家。把禅宗从士大夫阶级,推向到了平民阶级。

  至此,到了唐朝的禅宗,整体架构已经在中国形成,后又经历了代代的传承与改革,从而在华夏大地,四处开枝散叶,步步生花,延续至今。

  

作为印度教的一个小分支,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迅速发展起来

  佛教,本质上说不是宗教,因为没有神的降临和主宰世界。有的只是,佛。而佛的本意是觉悟者的意思,也就是说,佛是觉悟的人,而人是未觉悟的佛。众生皆有佛性,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既是佛。

  禅,本意为:静滤,也称思维修。是一个靠思维修行觉悟而成佛的宗派。佛祖释迦牟尼称其为:涅槃妙心。

  而禅宗的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大致意思是:不设立专门的文字,通过特别的通道,也称微妙法门,来觉悟无上智慧。如佛祖拈花,迦叶会心一笑,在心心相印中,便觉悟了无上智慧,也称:菩提。

  修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普敬众生即是功德。“见性”是境界,需要自见佛性。“平等”是修为,众生平等,因为皆有佛性。

  所以禅宗也是一个讲究佛性平等的宗派。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这是对每一个生命皆有佛性的最好写照。无论何人,何时,何地,皆可顿悟成佛。这也是禅宗针对国人的改革,同时也换来了无数国人,钟情于禅宗的原因。

  个人对佛学知识只略知皮毛,如有其他看法,欢迎交流,谢谢!

  任何悲天悯人的宗教或思想都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因为这恰好契合华夏文明里的天道人伦。

  和谐,真诚,和平,团结,付出,大爱,印度有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